“单点不送”上热搜!
要不要为达到“起送价”凑个单?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
【资料图】
当外卖成为日常生活,“单点不送”就可能给用户带来烦恼,甚至带来食品浪费。日前,“广东外卖单点不送可举报”话题冲上热搜,记者调查发现,“单点不送”在外卖平台是普遍现象,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单点不送”带来的烦恼,甚至会为达到“起送价”而凑单。不少消费者希望外卖平台商家能对“单点不送”进行调整,让用户自由选择商品,减少不必要的商品浪费。
“单点不送”现象比较普遍
昨天中午,记者登录某外卖平台发现,“单点不送”现象比较普遍,在一家外卖烧烤店铺,清晰标明起送价29元,进入店铺发现鸡翅尖、小肉串、冰镇饮料、小卷饼、扎啤等多种商品都标明“单点不送”。而在一家鸭血粉丝汤外卖店铺,店里的卤蛋、锅巴、赤豆元宵、手工汤包等也都设置了“单点不送”。记者发现,有些店铺是“单点不送”商品和非单点不送商品搭配购买可以配送,而有些店铺则虽然标明“单点不送”,但订单总价达到“起送价”,也可以实现下单配送。
从浏览的众多在线餐饮店铺来看,“单点不送”商品一般单价相对较低,以单价10元以内商品为主。而设置“起送价”的店铺一般起送价也不固定,有店铺起送价为20元,也有起送价为15元、25元、29元甚至更高的。一位杨姓外卖小哥介绍,大多数情况下外卖商家出于平衡客单价和运营成本的考虑,会设置“单点不送”或“起送价”,过滤掉一些极低价订单,照顾到自身的利益,提高盈利能力。
为达到“起送价”要去凑单吗?
“起送价”或“单点不送”确实给消费者选择商品带来了一些不便和烦恼。以记者随机点进去的一家奶茶店为例,该店铺奶茶单品价格大多在10元到20元之间,而这家店铺的起送价是20元,也就意味着如果点这家店铺的奶茶,需要点两杯或凑单才可以享受到配送服务。经常消费奶茶的郭女士表示,为了喝到一杯奶茶,经常不得不去凑单:“这样其实购买了不需要的商品,有时会造成浪费。”
在面对这样的外卖消费中,你会选择去凑单吗?在不久前的一份网络调查中,4.9万人参与了这个话题投票,其中1.3万人选择了“无所谓,一般都会凑单”,还有1.3万人选择了“坚决不凑单,宁可换一家”,选择“凑单”和“不凑单”的用户都占到总人数的26.5%以上。此外还有大量人群选择了“看我买的是什么东西”选项。
而从记者接触的商家来看,尽管设置了“单点不送”或“起送价”,但当消费者选择沟通时一般都会积极地解决问题,昨天下午,记者拨通一家在线鸭血粉丝外卖店电话,服务人员表示“单点不送”是运行人员设置的,如果没有达到起送价或“单点不送”无法下单,他们可以到后台专门为用户修改设置或者备注下单来解决问题。有商家表示,进行这样的门槛设置,也是有苦衷的,订单产生的销售额还要支付平台费用、骑手费用等,如果订单太小金额太低,有时难以覆盖成本支出。
起送价过高,涉嫌违法
外卖“单点不送”及设置“起送价”现象得到了各方关注,在其他地区,有商家因设置外卖20元起送,被责令整改。实际上,按照相关规定,如果起送价过高,就可能涉嫌违法。有关专家介绍,反食品浪费法明确强调,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如果商家设置的起送价过高,则涉嫌违反了反食品浪费法的相关规定。记者接触的一些消费者认为,如果起送价过高,为了凑单又点了太多,吃不完就会造成一定浪费。而对于商家来说,合理设置起送价,既是消费需求也是合规要求。今年六月,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发挥网络餐饮平台引领带动作用有效防范外卖食品浪费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网络餐饮平台要科学设置起送价格、满减促销规则,探索根据商户经营规模、餐品档次、订餐距离的不同,引导平台内商户合理设置餐品起送价格。优化满减凑单机制,不将主食纳入满减优惠展示范围,最大限度避免食品浪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