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东方科技网 生活 >

总书记称为“系统工程”的垃圾分类,如何“久久为功”_每日聚焦

百度新闻 | 2023-05-25 09:15:28

小小的垃圾,考验着超大城市的系统治理水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中说的那样,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上海生活垃圾依法强制分类即将迈入第4年,一串数据出炉:今年前4个月,全市干垃圾日均处置量16648吨,湿垃圾日均分出量8533吨,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7329吨,有害垃圾日均分出量1.82吨。将时间拨回《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前的2019年6月:干垃圾日均清运量19370吨,湿垃圾日均清运量6950吨,可回收物日均清运量4000吨,有害垃圾日均清运量265千克。


(资料图片)

两相比较,生活垃圾“三增一减”趋势明显,这是对近4年认真践行“新时尚”的上海市民最掷地有声的肯定。回望上海推进垃圾分类的20多年,近4年的进步和成就最为显著,究其原因,法治约束的“刚”与价值认同的“柔”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法治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施行解决了垃圾分类工作多年的痛点——“只有软约束,没有强制力”。有了强大的法律约束,垃圾分类由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开门第八件事,垃圾分类”,这句广泛流传的话说明了垃圾分类的受重视程度,它已成为申城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律约束是外部压力,内在动力则是对垃圾分类价值的理解、认同。怎样做到?上海的做法是开诚布公,让老百姓看到垃圾分类后都去了哪里——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程管理体系。千言万语难胜实际行动,用完善的收运处置能力告诉大家,垃圾会“一分到底”,努力绝不会白费。

刚柔相济,正是一种系统发力。何况,单从技术上说,垃圾分类要高效推进,就涉及多个流程、多个方面,需要高度协同配合。这件事有其本身的系统性复杂性,还涉及生活理念的转变、生活习惯的养成,折射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管理水平,国外先进城市耕耘多年才有所收获,刚打造全程分类体系不到4年的上海,还有许多需要提升的空间。

垃圾分类要久久为功、行稳致远,肯定成就的同时,也应实事求是找短板、补漏洞。从源头来看,一些单位和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准确率还不够高;一些社区在志愿者“功成身退”后,因为缺乏直接的监督,又出现干湿不分、小包垃圾等问题“回潮”的现象;部分小区设置的定时定点投放方案至今还是“拍脑袋”“一刀切”;部分小区的垃圾分类设施逐渐老化、破损;一些公共场所废物箱的设置不够合理、不够接地气。

在收运端,玻璃、废旧纺织品、复合材料包装物等低价值可回收物的高附加值出路依旧有限,装修垃圾、大件垃圾等垃圾收运体系受到空间有限、环保要求等方面的约束,投放高峰期“无人问津”的问题仍时有发生。

在处置终端,设施建设的步伐,似乎还暂时“跑”不过源头分类的提升步伐,尤其是近年来激增的湿垃圾。如果湿垃圾日收运量恢复到2021年上半年高峰期1万多吨的水平,那么按照目前上海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仍存在一定的缺口。而对于寸土寸金的上海而言,新建采用传统技术的湿垃圾处置项目,将面临建设运营成本高、邻避效应等多道难题。此外,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在不少领域的推广应用仍有较大的阻力和难点……

上述问题,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探索攻坚来予以解决。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的当下,我们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更要注重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打好常态长效制度化的“持久战”,上海还需在提高分类准确性、投放便利性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分类链条,倡导习惯养成、推动绿色生活,让“新时尚”更加深入人心。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本文作者:陈玺撼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关键词:

相关推荐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