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8日下午,久霾不散的河南许昌县陈曹乡双楼张村终于等来了新年的第一个晴天,村民张大爷决定到村子旁边的新社区里散会儿步。新社区和老村子仅隔了一小片麦子地,看上去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其实,这新社区是河南搞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运动,在5年前以行政命令自上而下推行,如今遭遇烂尾尴尬;专家称,涉嫌违法违规占地,如何解决是当下整改难点。
说起这新社区的问题,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2年末,河南省官方宣传称,全省建成及在建的新型农村社区共3250个。因规模普遍巨大,民间俗称为“万人村”。 新华社还公布了一串数字:至今河南省有1366个新型农村社区停建,直接损失600多亿元。这些数据足可见,目前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损失惨重,而且还“劳民伤财”,其本是“农村城镇化”的希望,如今却烂尾收场,可惜也可叹。
河南农村的这些“万人社区”从过去到现在也经历了从全省力推到集中整改的过程,那这态度和行动上的“天壤之别”又缘何产生呢?这恐怕还得从政府方面推行农村城镇化上找问题,就现实而言,难逃“盲目”的标签。
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府的最初构想还是很美好的。村民们能从原来破旧的村庄里摆脱出来,每家每户都能免费住上大楼房,统一用上暖气、天然气,喝上自来水,社区里建有垃圾站、小学、幼儿园、卫生所等城市社区标配。政府认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还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构想听起来确实很好,但在实际中,新房却需要村民掏钱买,各种费用一算,村民是不合算的。这种情况就是政府出现资金问题而导致的,说白了还是政府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顶层设计失误、提前规划不足的问题。
不仅如此,由于过去多年来国家在分配建设用地指标时,对河南省比较苛刻,所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基本上是耕地。占用耕地不是说不可以,但得有一些现实保证,那就是农民可以不依靠种地来实现经济独立,农转非顺利完成,而且旧村腾出的建设用地,还可以补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本。但就目前河南农村的情况而言,这样的现实保证恐怕还做不到,这样一来,既可能影响村民的基本经济与生活问题,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资金危机。
这样说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说到底就是,现实情况存在一些难触动的顽疾与隐患,再加上政府方面也没有尽早地进行科学的考量和严谨的论证,进行理性的评估与规划。还有,现实的顽疾隐患又没有得到政府的正视和合理疏通解决,政府的问题与现实的顽疾隐患就更相互交织,又让问题重上加重。而“万人社区”这些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政府对农村城镇化过于急切、激进了,说白了就是盲目追求城镇化建设的速度,甚至有些不切实际,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单一方式也寄托过大,缺乏更全面细致的考量,由此来看,“盲目城镇化”的现实也就凸显出来了。
如今,既然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整改已成定局,那就结合实情,科学谨慎的进行整改,切忌延续过去的激进,去除“盲目城镇化”的顽疾。实实在在的落实中央完善入住、抓转型建设、抓调整瘦身、抓退出转化等指导意见,解决好农村社区建设的遗留问题。之后,再以更稳重、更精细、更全面、更务实的规划与行动,推行我们的农村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河南万人社区烂尾